首页 > 食品频道 > 动态 > 正文

最开心的是种粮政策好

2021-03-30 13:26: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清明前后,正是江南早稻育秧关键期。

  记者来到湖南省产粮大县桃源县,探访粮食种植户的所盼所想。问起粮食生产、粮农收益,在刚刚灌溉的田垄上,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采菱村的种粮大户张建平和记者聊了起来。

  张建平50多岁,身材微胖,皮肤略白。“看不出来是种粮大户啊!”记者问。

  “他也不怎么下地干活啊,插秧有机器、喷药有无人机。”旁边的种粮户打趣道。

  张建平租赁了650多亩地。政府号召种双季稻,他一股脑种了500多亩双季稻,还有100多亩种了油菜和中稻。

  “现在,最开心的是种粮政策好,不但中央和省里有各种补贴,县里也重视粮食生产,有补贴。”张建平说,“尤其是购买农机,政府补贴越来越多,自己花钱越来越少。”

  张建平说,前两年,为了搞粮食深加工,增加效益,自己上了全套小型加工设备和烘干机。“3台烘干机,加上厂房设备,只花了10多万元。”

  原来,从2018年开始,桃源县县级财政对种粮大户购置农机的,在上级补贴基础上,再实行补贴。2020年开始,县里加大了补贴力度,特别是对插秧机、抛秧机等大型农机,每台补贴6万元左右,全县新增插(抛)秧机、稻谷烘干设备100多台套。

  就在2020年,张建平买了一台插秧机。“13.5万元的大型农机,国家和省里补贴了5万元,县里支持了6万元,自己才花了2万多元。”

  在张建平看来,政策好不光体现在补贴上,还体现在对耕地的重视上。“村里原来有600多亩旱地种棉花,既费时又费心,效益也上不去,前几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这些旱地渐渐就撂荒了。2017年,国家投资上了旱改水项目,这些旱地成了水田,如今都种上了水稻。”

  对于如何种好粮,张建平还有两个思考。

  “第一,应提高农业保险赔付额度。”粮食生产,与天气密切相关,张建平深有体会。“种水稻总体效益不高,早晚两季稻,加上国家价格补贴,一亩400元左右的利润,靠规模赚钱。一旦有个天灾,就麻烦了。”2020年9月,连续低温降雨天气,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左右,遭遇了当地百姓说的“寒露风”。晚稻未能及时授粉,导致空壳,大部分绝产。“幸亏参加了政策性的农业保险,一亩地赔付了300元。”张建平说,“每亩水稻种植成本在700—800元之间。一亩地农业保险最高额度赔付800元,只能覆盖每亩水稻的物化成本。建议适当增加保费,提高保险赔付额度。”

  “第二,得大力培养年轻农民。”张建平说。“我有600多亩地,虽然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每年双抢季节,还是要用工25到30人。7月初至7月中旬,一边收早稻,一边种晚稻,最关键的20多天,白天战高温,晚上挑灯干,目前老人干得多,比较吃力,特别需要年轻人。长远看,还是得想办法留下更多年轻人。”(何勇)

责任编辑:张佳伟
新闻关键词:赔付农业保险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