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频道 > 动态 > 正文

耐盐性谷氨酰胺酶在酱油发酵过程中的应用与分析

2024-05-17 16:09:3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17日讯 酱油是中国古代人民发明的四大食品之一,作为一种调味品,酱油最重要的功能是提升食品的鲜味。中国是酱油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百姓对高品质纯天然工艺生产的食品需求越来越高。2019年12月开始实施的团体标准TCNFIA114—2019《原酿本味酱油》中已明确原酿本味酱油不允许添加味精等食品添加剂。 

  酶制剂是一种具有清洁标签功能的食品加工助剂,具有绿色、高效、专一的特点,在食品加工中能起到减少或取代食品和化学添加剂的作用,酶制剂是以加工助剂的形式存在,在最终产品中可不用做标记。 

  谷氨酰胺酶(EC 3.5.1.2)是一种能够催化谷氨酰胺水解生成L-谷氨酸和氨的酰胺酶,广泛存在于 细菌、真菌和哺乳动物中。谷氨酰胺酶也在食品工业、医疗等领域被广泛地使用,尤其是在酱油酿造的过程当中,利用其水解产生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酸是酱油的主要呈鲜味物质之一,其含量的高低对酱油鲜味程度有重要影响。据报道,大豆和小麦原料中所含有的谷氨酸中有46%(w/w)左右是以谷氨酰胺的形式存在,如果没有足够的谷氨酰胺酶活力,在发酵过程中,谷氨酰胺会因非酶性焦化反应不可逆地转化为无味的焦谷氨酸,从而降低酱油的鲜味。 

  在酱油酿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曲霉菌类,在常用培养条件下所产生谷氨酰胺酶的活性都较低。因此,在酱油发酵初期,通过外源添加耐盐性谷氨酰胺酶的方式,是提升原料谷氨酰胺利用率和发酵品质的一种理想途径。 

  酱油发酵在高盐条件下进行,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盐浓度甚至达18%以上,酱油曲中的曲霉、黑细菌等微生物均可产生谷氨酰胺酶,但这些微生物所产生的酶受制曲发酵高盐环境影响,存在酶活不稳定或耐盐性不佳等问题,对原料中谷氨酰胺的降解程度有限,会导致底物的浪费。 

  谷氨酰胺酶来源较多,对于Lactobacillus reuleri KCTC3594,Bacillus sp LKG-01,Aspergillus oryzaeRIB40等菌属的谷氨酰胺酶研究较为普遍。来自柠檬酸细菌(Citrobacter)的谷氨酰胺酶在45~55℃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酶活力,较低的温度(25℃)及适当延长制曲时间,可以提高谷氨酰胺酶的活性,但菌种来源的谷氨酰胺酶热稳定性不好,反应时间不宜过长。在酱油酿造中应用广泛的米曲霉属(Aspergillus oryzae)谷氨酰胺酶,其最适温度为37 ℃,热稳定性较差,且当发酵基质pH降到6.0以下时,则会严重影响其活性。来自Debaryomyces spp的谷氨酰胺酶,最适pH为8.5,当pH下降到6.0时,酶活性仅剩20%。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来源的耐盐性谷氨酰胺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同时适合于弱酸性的应用条件。

  


  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初期,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来源的耐盐性谷氨酰胺酶,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谷氨酸含量,从而提升酱油鲜味,改善酱油综合口感,另一方可以增加挥发性香味物质含量,从而增强酱油香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酱油氨基酸态氮值,并且对其他理化指标无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酱油的品质。谷氨酰胺酶属于绿色食品加工助剂,同时具有清洁标签作用,在酱油发酵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张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