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集团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股价连续多日跌停
鲁网4月8日讯 4月1日至2日,皇氏集团(002329.SZ)股价连续两日呈跌停态势。截至4月8日收盘,皇氏集团股价报2.88元/股,总市值缩水至24.43亿元。
此次股价异动,源于皇氏集团于3月31日披露的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告。根据公告,皇氏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5年3月28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调查核心指向2019年子公司皇氏数智与泰安东岳财富股权投资基金的一项合作。彼时,双方共同设立东岳数智投资基金,并签署《合伙协议》及《补充协议》。
然而,皇氏集团仅公开披露了《合伙协议》,却隐瞒了《补充协议》,直至2023年11月因相关合同纠纷诉讼才被迫补充披露。
《补充协议》中包含了两项关键条款:一是皇氏数智需对东岳财富的年化6.5%投资收益差额补足,二是若基金2025年净利润未达4亿元,东岳财富有权要求回购其3.1亿元份额。
因泰安数智基金投资的项目持续亏损,东岳财富于2023年提起诉讼。2024年11月,泰安中院一审判决皇氏集团需连带清偿3.1亿元本金及差额补足款(截至2024年底,预计达8284万元),总债务超3.9亿元。
财报显示,2020至2023年,皇氏集团扣非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分别为-1.92亿、-5.20亿、-1.06亿、-1.52亿)。2024年预计归母净亏损扩大至6.2亿元至6.8亿元,其中诉讼涉及的3.9亿元债务占亏损额的半数以上。
有分析人士指出,若二审维持原判,皇氏集团需承担超过人民币3.9亿元的债务连带清偿责任。但更为重要的是,皇氏集团本质上还会形成对东岳财富投资本金3.1亿元的长期资金占用。根据2024年退市新规,皇氏集团此举可能会触发股票停牌甚至是退市风险。此外,因信披违规导致的投资者索赔风险亦在发酵。
皇氏集团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0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A股第四家上市的乳品企业,已成长为我国水牛奶产业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龙头企业。
皇氏集团曾在业绩预告表示,公司正积极开展市场策略革新,以水牛奶差异化产品为载体,通过实施产销分离、挖掘TO B端茶饮渠道、积极开拓会员制仓储式超市和婴童连锁渠道、优化亏损渠道等,公司乳业板块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毛利率有所提升,剔除转让云南乳业子公司的影响,公司乳业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5%,经营质量持续得到改善。(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