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频道 > 动态 > 正文

饲料成本压顶+环保重压?生物酶制剂成破局“绿色钥匙”

2025-06-27 21:05:3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随着全球养殖业快速规模化发展,传统饲料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位增长,导致饲料成本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动物粪便中高含量的氮、磷排放,导致环境严重污染。

  这些困局迫使着饲料企业急需转型升级,在这一背景下,生物酶制剂凭借着其“绿色、高效、安全”的特性,成为饲料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突破口。

  核心酶种:精准破解养殖痛点

  目前饲料酶制剂已形成三大主流品类,针对不同动物和原料特点“对症下药”:

  01内源消化酶

  主要为淀粉酶和蛋白酶,用于添加到幼龄动物饲料中补充内源酶分泌的不足,可以起到改善仔猪肠道健康,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的作用。例如,某研究在仔猪教槽料中添加酸性蛋白酶,结果显示仔猪腹泻率降低20%,日增重提升10%。

  02植酸酶

  主要功能是释放饲料中的植酸磷,增加有效磷的水平,减少磷酸氢钙的额外添加,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降低磷污染。研究显示,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磷利用率提高30%-50%,粪便磷排放量减少约40%,目前,植酸酶已被广泛添加到禽饲料中,具有十分可观的使用价值。

  03非淀粉多糖酶

  包括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半乳糖苷酶等,主要内切和外切各种非淀粉多糖中的β-1,4糖苷键,分解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例如,在鸡鸭等家禽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使粪便黏度降低35-40%,代谢能提升5%-8%。

  

  发展展望:从“添加剂”到“必需品”

  随着基因工程、酶分子改造技术的突破,新一代耐高温、宽pH适应性的“智能酶制剂”正加速落地。在“碳中和”、“无抗养殖”和“减量替代”的多重驱动下,生物酶制剂正从“可选添加剂”转变为“刚需标配品”,书写着饲料养殖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