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频道 > 监管 > 正文

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

2021-04-08 11:01:00 来源:经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苏伊士运河断航事故警示我们,运输安全对于确保粮食进口安全至关重要,我国必须着眼于长远,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进口粮食买得到、买得起、运得回。

  运输安全是全球贸易的生命线。近期,位于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接连发生两次货船堵塞事故,让已经遭受重创的全球贸易供应链雪上加霜,也给全球粮食贸易蒙上一层阴影。这一事故提醒我们,我国必须持续增强国际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进口粮食买得到、买得起、运得回,从而保证粮食进口安全。

  粮食是海上干散货运输的主要货物之一,占整个海上干散货运输总量的10%以上,仅次于铁矿石及煤炭。目前全球粮食贸易航线以太平洋航线、大西洋航线和印度洋航线为主,这些贸易线路一旦受阻,就会成为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堵点,推高粮食价格。苏伊士运河是亚欧非之间繁忙的海上大通道,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以运输原油、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为主,也少量运输粮食。

  作为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断航凸显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势必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影响,并间接影响世界粮价。但从目前来看,此次事故对我国粮食进口影响有限。这是因为,我国粮食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美洲,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占总进口量的90%以上。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和巴西、阿根廷进口的粮食要经过非洲好望角、马六甲海峡;从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进口的粮食以太平洋航线运输为主。近年来,我国不断拓展粮食进口来源渠道,从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中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口部分粮食。从中亚地区和俄罗斯进口的优质小麦主要以中欧班列运输为主,只有从乌克兰和法国进口的玉米和小麦会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往中国,但总量相对较小。

  物流运输只是全球粮食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运输安全也只是影响全球粮食贸易安全的小概率事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全球粮食供应链物流链的稳定面临巨大挑战,增加了我国粮食进口安全的风险。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物流中转、终端配送等造成一定影响,引发了预期不稳和传导性恐慌,带来全球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上涨。而且我国在全球粮食市场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粮食供应链,大宗农产品贸易主要通过跨国大粮商进行采购。

  苏伊士运河断航事故警示我们,运输安全对于确保粮食进口安全至关重要,必须着眼于长远,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供应链相关企业须建立应急预案机制,遇到突发事件时做好风险对冲。应推进物流方面的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加强全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铁路、海运、空运为一体的多元化立体运输网络,确保粮食运输安全。应培育跨国大粮商,鼓励和支持国内粮食企业“走出去”,建立规模化海外粮食生产加工储运基地,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海内外合作,全面参与全球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重构。应建立和培育政府、国际组织、商会协会及企业间多样化的伙伴关系,利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契机,在经贸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粮食合作机制,促进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可能出现的贸易风险。(刘慧)

责任编辑:张佳伟
新闻关键词:全球粮食运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