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好茶山东行,产销对接谱新篇
鲁网9月17日讯 秋染齐鲁地,茶香满泉城。9月16日,“楚天好茶山东行”推介会现场,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马旭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山东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晓共取泉城好水,共沏楚天好茶,“楚天好茶遇见齐鲁名泉”的美好构想化为实景,更彰显湖北与山东两地文化、产业的深度交融。
当天上午,以“楚天好茶、香约齐鲁”为主题的“楚天好茶山东行”推介活动在泉城济南启动。活动由湖北省茶叶协会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湖北省茶产业链工作专班指导,宜昌市茶产业协会、宜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作为湖北省核心产茶区,宜昌市通过专题推介、茶品品鉴、产销签约等环节,向山东市场重点推介“宜红工夫茶”“宜昌毛尖”区域公用品牌,邀请当地客商品鉴“五色宜茶”系列产品,并与实力经销商达成合作,为宜昌茶深耕齐鲁市场按下“加速键”。
推介会上,高规格领导阵容站台,尽显活动权威性。湖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吕文艳在致辞中指出,湖北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5年全省茶产业综合产值将突破千亿元,此次楚天好茶走进山东,旨在以茶为媒深化合作,让楚天好茶走进齐鲁大地,共谱合作新篇。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从行业视角分析,作为全国首个茶产业省域公用品牌,湖北打造的“楚天好”茶品类多元、品质优异,高度契合山东消费升级对优质茶品的旺盛需求,此次推介是湖北茶产业深耕全国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产销精准对接、鲁楚品牌共兴”的重要举措。
湖北省茶叶协会会长肖伏清从生态环境好、文化底蕴好、品牌建设基础好等方面阐述了“南方生嘉木,楚天有好茶”,介绍了湖北省打造省域区域公用品牌楚天好茶及“一黑一红五绿”七个重点区域公用品牌、形成“1+7+N”茶产业品牌矩阵的实践。
济南市茶叶行业协会监事长陈木艺分享了山东是喝茶大省、全省茶叶批发市场覆盖广等特点,并以“得济南者得北方市场”这一业界评价反映出济南市场辐射面广的优势,他肯定了楚天好茶适配山东消费需求,并建议通过政府搭建推广平台、楚天好茶练好内功、增设销售点等方式,助力楚天好茶拓展山东市场。
活动现场,宜昌市进行了宜昌城市及宜昌茶的专题推介。重点介绍了宜昌在推动茶产业发展、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并热情邀请山东客商前往宜昌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本次推介会,宜昌市集结了强劲的“茶叶代表团”——
7个优质产茶区联动:夷陵、宜都、五峰、长阳、远安、兴山、秭归等宜昌优质产茶区的茶产业链专班与特色茶企齐聚,全方位展示宜昌茶产业生态。
多家重点茶企携手推介:作为宜昌市茶产业协会会长单位及首批“楚天好茶”授权企业,宜茶集团牵头组织获得“楚天好茶”省域公用品牌、湖北省“五绿一红一黑”重点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的企业共同参展。重点推介“五色宜茶”,包括绿茶(宜昌毛尖等)、红茶(宜红工夫茶)、黑茶(湖北青砖茶)、黄茶(远安黄茶)、白茶(昭君白茶),彰显宜昌茶品类丰富度与市场适配性。
三大“茶王”同台亮相:湖北省第二届“楚茶杯”斗茶大赛红茶组“茶王”——宝顺合·宜红工夫茶,湖北省第三届“楚茶杯”绿茶组“茶王”——采花毛尖古树茶·宜昌毛尖、黑茶组“茶王”——长盛川・醇味・湖北青砖茶集体亮相,以顶级品质印证宜昌茶的工艺水准,成为现场品鉴环节的“焦点展品”。
活动现场亦传来实打实的落地喜讯:首批15家门店被正式授牌为“楚天好茶专营店”,标志着在山东市场的首批“线下体验窗口”正式落地,未来消费者可在门店近距离品鉴、购买楚天好茶优质茶品。同时,宜茶集团等茶企与一批实力经销商现场签约,进一步夯实产销对接基础,为湖北茶在山东市场的长期深耕筑牢根基。
链接阅读:
宜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农业资源禀赋优越、特色产业优势突出,是享誉全国的“橘都茶乡”,茶产业发展根基厚实,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位置优。宜昌地处北纬30度黄金产茶地带,是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三大工夫红茶“宜红茶”的主要原产地,是农业农村部规划的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
二是历史久。“茶圣”陆羽的《茶经》将宜昌列为八大茶区之一,称“山南”茶区,茶叶品质卓绝、珍品辈出。宜红工夫茶诞生于十九世纪,至今已逾200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号记茶”,自明清时期便远销欧亚。宜昌茶制作技艺现有人类非遗及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6项;“采花”品牌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
三是品类全。宜昌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等品类齐全,现已形成“名优茶、口粮茶/生活茶、出口茶、深加工茶”差异化的产品矩阵,可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四是产业强。近年来,宜昌市深入实施“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发展黑茶、兼顾黄白茶”战略,全力推动茶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市现有茶园面积100万亩,产量12.5万吨,茶叶出口量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18%左右,农业产值70亿元、加工产值125亿元。拥有茶叶加工企业12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规上企业99家,为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筑牢产业发展根基的同时,宜昌将品牌培育作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坚持“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的发展思路,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宜红工夫茶”“宜昌毛尖”两大公用品牌。
承载着湖北红茶百年荣光的宜红工夫茶,以“琥珀金汤、蜜果甜香”的卓越品质,成为湖北红茶标志性品牌。“宜红工夫茶”品牌价值达45.84亿元,位列“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第25位,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创新型宜红工夫茶漂洋过海,香飘全球,在“2024AVPA(巴黎)世界之茶国际比赛”中,茉莉宜红、有机宜红工夫茶、青柑宜红三款茶产品分别斩获金银铜奖。
宜昌毛尖汲取三峡山水之灵韵,不仅外形雅致,更以“绿豆清汤、鲜嫩栗香”的独特风味广受消费者青睐。2025年,“采花毛尖古树茶·宜昌毛尖”在湖北省第三届“楚茶杯”斗茶大赛中摘得绿茶组“茶王”桂冠,并荣获“华茗杯 五星推荐产品”称号。(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