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酵母免疫多糖预防草鱼出血病的效果与投喂程序
文/华中农业大学 陈昌福,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周鑫军
在人工饲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种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酵母免疫多糖,制备成含有定量酵母免疫多糖的饲料投喂养殖草鱼鱼种。在进入草鱼出血病流行时期之前,连续投喂添加有酵母免疫多糖的鱼用免疫饲料28 d,在国内一些草鱼鱼种饲养现场的应用结果证明,能有效地预防养殖草鱼鱼种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引起的草鱼出血病的发生。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采用酵母免疫多糖预防草鱼鱼种的草鱼出血病的情况,并且强调了对养殖鱼类病毒性疾病实施免疫预防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利用添加有酵母免疫多糖的免疫饲料投喂养殖草鱼鱼种的程序,对于成功地预防养殖草鱼鱼种出血病等病毒性鱼病的重要性。
当饲养草鱼生长到一定规格后,就容易暴发由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的草鱼出血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引起的草鱼出血病(hemorrhagic disease of grass carp)(图1)。这种一旦在饲养草鱼鱼种中发生,就会导致患病草鱼鱼种的大量死亡,暂时还没有任何水产用兽药可以有效地治疗饲养草鱼鱼种的出血病。
图1 示饲养草鱼鱼种出血病的外观出血症状
虽然我国农业农村部已经批准了2种可用于饲养草鱼鱼种出血病免疫预防的商品化鱼用疫苗,即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和草鱼出血病活疫苗。然而,因为这2种鱼用疫苗均存着用于制备鱼用疫苗的出发毒株,与实际水产养殖中能导致饲养草鱼鱼种发生草鱼出血病的致病性病毒的毒株之间,存在着血清型的差异,导致制备出来的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和草鱼出血病活疫苗等2种商品化鱼用疫苗,在用于免疫接种饲养草鱼鱼种后,并不能导致接种疫苗后的受免草鱼鱼种,产生对草鱼出血病毒入侵的特异性免疫防御能力。
草鱼属于硬骨鱼类(osteichthyes),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不仅能对外源抗原性物质在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抗体(antibody),而且对于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诸如酵母免疫多糖(yeast immune polysaccharide)等多糖类物质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即多糖类物质可以通过刺激草鱼鱼种体内免疫系统以及多种免疫细胞,诱导草鱼鱼种体内的各种免疫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调节草鱼鱼种体内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达到增强草鱼鱼种抵抗草鱼出血病毒入侵机体的目的。
本文报告将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细胞壁,作为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投喂饲养草鱼鱼种后,比较了试验组与对照组草鱼鱼种的成活率与生长速度,因为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试验结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试验地点及其供试鱼饲养条件
本试验在位于江苏省盐城地区射阳县黄沙港水产养殖区的养殖池塘中进行。于面积约为250.0亩、水深为1.8M,主要饲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池塘内,设置每个规格为4.0m×4.0m×1.5m的网箱24个(图1),作为在本次试验中饲养供试草鱼鱼种的饲养条件。试验期间每天检测网箱内外水体水质变化状况,每天投喂人工配合饵料,试验期间养殖水体水温变化在21.3℃至26.8℃之间。
图2 设置在异育银鲫养殖池塘内的饲养供试草鱼鱼种的网箱(4.0m×4.0m×1.5m)
(二)供试草鱼鱼种与放养数量
于每个网箱内,放养经过仔细挑选的游动正常、体表无外伤、体长为11.0~12.0cm的当年草鱼鱼种280尾。在正式饲养试验之前,经过预备饲养7d,通过检查供试草鱼鱼种的状况,剔除体表出现创伤和游动不正常的个体,补充损失的供试草鱼鱼种数量,并称取每个网箱中供试草鱼鱼种的总重量。
(三)免疫调节剂及其添加量
本试验中采用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细胞壁,作为对草鱼鱼种的供试免疫调节剂。在同一个池塘中设置的24个条件相同网箱,将其分别编号为Ⅰ~Ⅶ号网箱为1个试验组。按照鱼体重和投喂饵料量,计算添加酵母细胞壁在草鱼鱼种的饲料中添加量,最终达到草鱼鱼种摄取的酵母细胞壁剂量,能分别达到100.0mg/kg、200.0mg/kg、300.0mg/kg、400.0mg/kg、500.0mg/kg、600.0mg/kg和700.0mg/kg。每个试验组设置3个重复,3个平行试验组共用去21个网箱,在剩下的3个网箱中投喂不添加酵母细胞壁的草鱼鱼种饲料,作为对照组网箱。
每天上午8:00、中午13:00和下午16:30各投喂添加有酵母细胞壁的饵料1次,投饵量控制为鱼体重的2.0%。连续投喂28d后,检测投喂酵母细胞壁实验组草鱼鱼种对草鱼出血病毒感染的免疫防御功效的变化。
(四)免疫调节效果检测
对供试草鱼鱼种连续投喂添加有不同含量酵母细胞壁的饲料28d结束后,从试验和对照组网箱中随机各捞取50尾供试草鱼鱼种,称重后将其放养在盛有养殖池水2.5M3的圆形塑料水族箱中,充气饲养。从周边养殖池塘中收集已经患草鱼出血病的草鱼鱼种,于每个水族箱中放入10尾体重120.0g左右,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草鱼鱼种,与水族箱中放养的50尾供试草鱼同居饲养6d(期间注意将放入同居感染的患病草鱼鱼种死亡4~5h后捞出)后,捞除放入的患病草鱼鱼种处理掉,将供试鱼连续饲养观察21 d。对在试验饲养期间死亡的草鱼鱼种进行解剖检查,判断是否由于感染草鱼出血病而致死,统计试验组与对照组草鱼鱼种的死亡率,依下式计算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
免疫保护率(RPS)= [1-(免疫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
二、结果
对照及试验组草鱼鱼种在与典型患病草鱼鱼种同居感染攻毒后,各组供试草鱼鱼种的死亡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所示数据可以看出,经过投喂酵母细胞壁的草鱼鱼种,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免疫保护率(RPS),而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的试验组草鱼鱼种,其死亡率明显的低于未添加酵母细胞壁的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当酵母细胞壁在饲料中的添加量达到500.0 mg/kg时,供试草鱼鱼种获得了最高的免RPS。但是,各添加酵母细胞壁的试验组之间的EPS则未出现显著性差别(t测验,P>0.05)。
表1 同居感染攻毒后草鱼鱼种的死亡率(%)和免疫保护率(RPS)
三、讨论
有研究结果证实,草鱼鱼种感染草鱼出血病毒的最小规格是2.5cm左右。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当年草鱼鱼种,每年6月下旬至9月底是其主要流行季节,发病高峰时间是8月。养殖水体水温在20~33℃的范围内都可以发病,最适宜流行该病的养殖水温为25~30℃。草鱼出血病一旦发生后,导致患病草鱼的死亡率很高,对高密度饲养的草鱼鱼种池危害更为严重,常发生养殖的草鱼鱼种全军覆没的现象。
草鱼出血病因为是由致病性病毒引起的,至今尚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病毒性疾病。对于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而言,遵循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重于治”原则是更为重要的。要做到对患病毒性疾病的水产养殖动物不滥用药,也就是对患病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疾病,均做到采用药物有效地给予治疗,也还是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的。将这些困难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是难以在患病初期就及时发现已经收到病原生物感染的患病养殖鱼类、难以正确地诊断疾病和筛选、精准地使用治疗疾病的水产用兽药,即存在所谓“三难”问题。
首先,因为养殖鱼类是常年生活在养殖水体中的,水产养殖业者在对其投喂饲料后,养殖鱼类是否都能正常、及时地摄取投喂的饲料,水产养殖业者往往是难以清楚地知道的。因此,养殖鱼类在罹患某种疾病后的初期,或者在出现典型症状之前的潜伏感染阶段,水产养殖业者是不容易及时地发现养殖鱼类已经感染了某种致病生物的。
其次,能导致养殖鱼类发病的病原因素很多,而且致病因素也错综复杂。不仅有多种多样的致病性生物(包括植物性病原与动物性病原),可能导致养殖鱼类发生生物性疾病(biological disease),还有许多非生物性环境因子,也可能导致养殖鱼类发生所谓的非生物性疾病(abiotic disease)。对于既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又缺乏必要的诊断仪器、设备条件的广大水产养殖业者,要正确地区分或者诊断养殖鱼类的每一种疾病,是存在诸多困难的。譬如草鱼出血病最大的病理特征就是周身出血,然而,体表出血的症状在很多中疾病中都是存在的,而引起出血的致病性病原则是不相同的。
其三,用于治疗养殖鱼类疾病的大多数水产用兽药,都是有可能诱导致病原生物产生耐药性(drug resistance)的,而且致病生物对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持续进行着的。因此,即使人们能采用某一种质量完全相同的水产用兽药,严格地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制定的统一产品说明书中标注的相同用法用量,去治疗不同养殖区域某种养殖鱼类疾病时,也可能是难以获得同样的药物疗效的。这就是因为如果不知道致病生物对水产用兽药的敏感性,是难以真正做到“科学、精准”地使用任何水产用兽药的。
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在养殖鱼类疾病防控中,提倡的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而在众多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措施中,根据养殖鱼类疾病发生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基本规律,定期使用免疫调节剂对养殖鱼类进行疾病的预防,已经被国内、外的养殖鱼类病害研究者,用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养殖鱼类疾病的重要措施。
本次试验研究结果再次证明,只要选对了免疫调节剂而且掌握了投喂方法和适宜的时间,采用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细胞壁,作为免疫调节剂预防草鱼鱼种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具有良好预防疾病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