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频道 > 特色 > 正文

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改善水产动物“越冬综合征”

2025-02-13 16:30:5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13日讯 水产动物越冬后常因免疫力下降、环境应激和病原侵袭引发高死亡率,称为“越冬综合征”。酵母细胞壁作为一种天然免疫调节剂,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水产饲料中。本文综述酵母细胞壁的主要活性成分、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降低春季发病率和提升养殖效益提供改善方案。 

  越冬综合征的成因与挑战

  水产动物(如鱼类、虾类)在越冬期间面临低温、摄食减少、代谢减缓等多重压力,导致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下降。开春后水温回升,病原微生物(如弧菌、气单胞菌)活性增强,而动物体质尚未恢复,易爆发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肠炎)。传统防治方法存在耐药性和环境污染风险,亟需安全、高效的替代方案。酵母细胞壁作为天然高效的免疫调节剂,已应用于各类水产饲料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酵母细胞壁的活性成分与作用机理    

  酵母细胞壁主要成分为β-葡聚糖、甘露寡糖和几丁质,其中β-葡聚糖和甘露寡糖是核心功能物质。   

  01 β-葡聚糖

  酵母细胞壁中的β-葡聚糖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如TLR2/6、Dectin1)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诱导NFκB信号通路上调,促进IL1β、TNFα等促炎因子及补体C3的合成,增强先天免疫应答。研究表明,虹鳟饲料中添加0.5% 酵母细胞壁可显著提高脾脏中IgM基因表达量(提高2.1倍),并增强溶菌酶活性(提升35%),有效应对低温胁迫下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02 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通过竞争性结合病原菌(如弧菌)的Ⅰ型菌毛,抑制其定植,同时选择性增殖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此外,酵母细胞壁可上调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修复低温导致的肠道上皮损伤。实验显示,添加0.3% 酵母细胞壁的鲤鱼饲料,其肠道绒毛高度增加28%,黏液层厚度提升19%,显著降低肠炎发生率。     

  酵母细胞壁对水产动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01 提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研究显示,饲料中添加 0.4% 酵母细胞壁,虹鳟在4℃越冬期存活率达92%,较对照组提高17%,血清补体活性提升42%。         

  02 改善肠道微生态与形态    

  酵母细胞壁通过MOS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对南美白对虾的试验表明,添加0.4% 酵母细胞壁可使肠道中乳酸菌丰度增加50%,弧菌数量减少70%,同时肠绒毛高度增加20%,营养吸收效率提升。    

  03 缓解氧化应激    

  越冬期间低温导致的氧化损伤是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酵母细胞壁中的β葡聚糖可激活Nrf2通路,促进抗氧化酶合成,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在罗非鱼越冬实验中,酵母细胞壁组肝脏MDA含量较对照组下降40%。    

  结 论    

  酵母细胞壁通过免疫增强、肠道调节和抗氧化等多途径,有效缓解水产动物越冬综合征,降低春季发病风险,兼具生态安全性与经济效益,是绿色健康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李 颖
新闻关键词:水产